首页 资讯 正文

惊艳春城!汉服巡游邂逅长春公园芍药花海

体育正文 60 0

惊艳春城!汉服巡游邂逅长春公园芍药花海

惊艳春城!汉服巡游邂逅长春公园芍药花海

央广网长春6月12日消息(xiāoxī)(记者舒震)当研学旅行成为文旅产业新风口,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(dùjiàqū)正以多元场景和创新模式抢占先机。11日,由(yóu)长春市文广旅局副局长孙晓冬带队的市级研学考察团,携六家头部(tóubù)旅行社及研学机构,深入莲花山六大特色板块调研,探索“研学+”文旅融合的长春样本(yàngběn)。 科技+文化:研学场景(chǎngjǐng)的跨界融合 考察首站院士产业园赛诺美焱美学(měixué)馆,以“医学+科技(kējì)”的跨界组合令人眼前一亮。占地7万平方米的园区内,11万平方米建筑体不仅承载着艺术展览功能,更暗藏“科技研学”的未来图景。据品牌总监张梦迪透露,二期工程将(jiāng)于下半年启动,届时(jièshí)将开放科技生产线参观(cānguān)、智能医疗设备互动等(děng)项目,单次可容纳150-200人研学团队。由(yóu)博士生导师组成的课程研发团队,正设计“医学美学探秘”“AI医疗应用”等系列课程,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可触摸的研学体验。 诺美焱美学馆以(guǎnyǐ)“医学+科技”的跨界组合令人(lìngrén)眼前一亮(央广网记者 舒震 摄) 毗邻的(de)国色(guósè)天(tiān)莲度假区则展现出灵活的市场响应能力。针对老年群体,这里开设了茶艺、禅意养生等50余门课程,吸引高校退休教师(jiàoshī)、保险公司客户等客群开展旅居式研学;面向青少年,其与莲花山文旅合作申报的“农业+生态+红色(hóngsè)”研学线路已进入审批阶段。吉林国色天莲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邵方旭特别(tèbié)提到:“我们可(kě)根据客户需求定制1周、10天乃至半年的产品(chǎnpǐn),比如冬季冰雪研学、暑期避暑课程,形成‘长春出发、联动长白山’的地接网络。”15分钟直达机场(jīchǎng)、市区的区位优势,让这里成为串联东北旅游资源的关键节点。 国色天莲度假区(央广网记者(jìzhě) 舒震 摄) 长春(chángchūn)国际陶瓷艺术馆以“美育实践”为突破口,构建起“馆校合作”的长效机制。馆内1200余件来自65个国家的艺术藏品,配合即将入藏(rùcáng)的30位(wèi)国际艺术家作品,形成国内领先的陶艺资源库。自2016年成为长春市中小学美育实践基地以来,已累计培训400余名(yúmíng)美术教师,推动南京路(nánjīnglù)小学等多所(duōsuǒ)学校建立标准化陶艺教室。“我们不仅是展品的陈列者,更是课程的设计者。”工作人员姚丹展示了一套“从拉坯到烧制(shāozhì)”的沉浸式研学方案,让学生在(zài)动手实践中感受非遗魅力。 赛诺美焱美学馆(guǎn)(央广网记者 舒震 摄) 教育+体验:研学课程(kèchéng)的体系化创新 东方烁龙(lóng)综合研学实践营堪称本次考察的“硬核担当”。150公顷的园区内,七大功能区构建(gòujiàn)起覆盖全学段的课程体系:航天馆里,学生可操作模拟火箭发射;传统国学区中,非遗传承人(chéngrén)现场演示剪纸技艺;应急教育基地内,专业教官(jiàoguān)指导心肺复苏、火灾逃生等技能。4000余节新课标配套课程覆盖五六年级到高中阶段,每门课程都经过教育专家论证,成为学校(xuéxiào)课堂的有效补充(bǔchōng)。 工作人员介绍项目情况(qíngkuàng)(央广网记者 舒震 摄) “我们园区的A区侧重基础教育,B区聚焦职业体验。”总经理徐艳菊介绍,园区引入华为IPC认证、低空经济实训等前沿内容,与市应急局共建的培训中心已进入(jìnrù)试运行阶段。更令人期待的是(shì)每年200余节中科院大师讲堂以及7000平方米的学术中心正在扩建(kuòjiàn),预计(yùjì)明年底交付使用。这种(zhèzhǒng)“基础教育+职业启蒙+高端学术”的三级架构,为研学旅行注入了持续生命力(shēngmìnglì)。 红色+自然:研学(yánxué)价值的精神升华 在东北人民解放军第一前线指挥所遗址,考察团感受到历史(lìshǐ)与现实的碰撞。作为(zuòwéi)(wèi)解放长春(chángchūn)的重要历史见证(jiànzhèng),这里正被打造为红色教育综合体。“通过讲解这段历史,让青少年感受如今和平年代来之不易,在沉浸式学习中感悟革命(gémìng)精神。”工作人员表示,未来这里将与周边山水景观联动,形成“红色文化+生态研学”的特色路线,既传承红色基因,又展现吉林生态之美。 东北人民解放军第一前线指挥所遗址(央广网记者 舒震(shūzhèn) 摄) 北药博物馆则以8000多平米的展陈空间,讲述着(zhe)长白山的生命密码。6000余件展品中,“长白山三宝”标本、药用动物化石与大型木雕交相辉映(jiāoxiānghuīyìng),实景展示的药材种植园更让研学充满互动性。“我们打算开发小药师(yàoshī)体验(tǐyàn)课程,让孩子们亲手辨认药材、了解中药文化。”讲解员的介绍引发旅行社代表(dàibiǎo)的浓厚兴趣,在场(zàichǎng)人员纷纷表示,这种自然科普与中医药文化的结合,正是市场需求的增长点。 北药博物馆恐龙骨标本(央广网记者 舒震 摄(shè)) 这场考察的背后,是莲花山早已布局的“生态(shēngtài)思维”。在今年2月18日的高质量发展大会上,区文体旅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:“我们(wǒmen)将整合研学(yánxué)资源,统筹课程体系衔接(xiánjiē)。全面整合不同(bùtóng)研学单位的课程,使各课程之间相互衔接、相互补充,通过课程衔接,精准打造若干条覆盖全区(quánqū)的精品研学路线。”同时(tóngshí),度假区还将统筹师资力量,建立师资库,根据课程需求和教师专长,灵活调配师资,实现师资力量的优化配置,提高教学质量。 当科技、文化(wénhuà)、自然、红色等元素在研学场景中深度融合,莲花山正书写着文旅(wénlǚ)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(xīn)答卷。未来,这里将成为东北乃至全国研学旅行(lǚxíng)的标杆样本,让“行走的课堂”既承载知识的厚度,更彰显文化的温度。 更多精彩(jīngcǎi)资讯(zīxùn)请在应用市场下载“央广网”客户端。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24小时报料热线400-800-0088;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“啄木鸟消费者投诉(tóusù)平台”线上投诉。版权声明:本文章(wénzhāng)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(zhuǎnzǎi)。转载请联系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。
惊艳春城!汉服巡游邂逅长春公园芍药花海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